养生知识

不要被广告中的保健品给骗了

字号+ 作者:经济技术开发区斯纳 来源:饮食养生 2025-04-28 22:15:44 我要评论(0)

市药监局表示,之所以有不少消费者将保健食品当药品食用,根本原因在于保健食品经营者拼命承诺产品功效,宣传疗效,虚假、夸大的宣传误导了消费者。花招一:假冒大牌弄噱头近年,市场上不断出现一些不法分子打着&l

  市药监局表示,不被保健之所以有不少消费者将保健食品当药品食用,广告根本原因在于保健食品经营者拼命承诺产品功效,品给骗宣传疗效,不被保健虚假、广告夸大的品给骗宣传误导了消费者。

保健品

  花招一:假冒大牌弄噱头
  近年,不被保健市场上不断出现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世界卫生组织”、广告“中华医学协会”等实际不存在组织名义推荐其所销售的品给骗产品,导致不少老年消费者上当受骗。不被保健
  药监局提醒,广告消费者可通过民政部门查询其合法性,品给骗以免上当。不被保健
  花招二:无中生有编功能
  近年,广告市场上出现一些产品竟堂而皇之地大肆宣传其所销售的品给骗保健食品具有“改善性功能”和“增高”等功能,而监管部门从未批准过相关功能的保健食品。
  花招三:广告词中放大炮
  一些企业在宣传中为自己的产品“增加”保健功能,如“免疫调节”功能的保健食品,宣传中却夸大成还具有“延缓衰老”功能。
  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形可拨打市政府举报热线12345或直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花招四:假借国学来忽悠
  有些产品获得批准的功能只是“免疫调节”,但销售者用所谓的“国学中医”理论解释一番,就延伸了其不具备的功能。如“对增强老年人的体质、抗衰老有辅助作用”就被说成具备了“延缓衰老”的功能。
  花招五:断章取义吹疗效

  有的企业喜欢打擦边球,利用《本草纲目》、《中国药典》等名著内容断章取义,称保健食品中某种原料所具有疗效的办法来暗示疗效,误导消费者消费。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长智齿牙龈肿痛怎么办,教你四个好方法一分钟止痛 — 养生百科网

    长智齿牙龈肿痛怎么办,教你四个好方法一分钟止痛 — 养生百科网

    2025-04-28 21:59

  • 有孕防孕吐〜补充维生素B6、锌4大营养素

    有孕防孕吐〜补充维生素B6、锌4大营养素

    2025-04-28 21:17

  • 代谢减肥好管用…吴明珠:决明子3大中药吃对了吗?

    代谢减肥好管用…吴明珠:决明子3大中药吃对了吗?

    2025-04-28 20:07

  • 胖妈咪有喜增加高血压风险

    胖妈咪有喜增加高血压风险

    2025-04-28 19:45

网友点评